王春晖:“三分技术 七分管理”,平衡数据要素利用和数据安全治理
2023-09-04 来源:
分享到:
9月1日,由人民网·人民数据主办的“数据要素发展座谈会暨数据要素公共服务平台上线仪式”活动在人民日报社成功举办。
在以“推动数据要素市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圆桌对话环节中,浙江大学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科技日报社原副社长房汉廷;北京市大数据中心副主任石志国;数字安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小勇;中国科协网络与数据法治决策咨询首席专家,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春晖;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韩国权;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栋参与对话交流,各自发表了精彩的观点,伏羲智库创始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原主任李晓东担任嘉宾主持。
王春晖表示,我国《数据安全法》涉及的“数据安全”的定义有两个核心内容:一个是确保数据的“有效保护”,另一个是确保数据的“合法利用”,其中有效保护的措施不仅仅是技术的方式,更强调的是管理方式,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
王春晖指出,数据、数据要素的概念需要廓清,明晰数据要素与土地、资本、人力等其他技术要素的区别。从数据、数据资源,到数据资产,再到数据要素,数据的安全合规使用是一个社会化体系。数据要素属于投入端,不属于产出端,数据与具有数字技能的劳动者相结合,在算力和算法的驱动下,将产生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当这种新的生产函数和传统产业逐渐融合,并成必要的资源时,才是我们理解的数据要素。
王春晖表示,今年人民网·人民数据联合浙江大学网安学院发布的我国第一部《中国数据产权制度蓝皮书》,为各界在数据产权制度建设方面提供了有益参考。他强调,数据产权分置运行规则的确立,需要解决数据产权在两大层面的清晰问题:一是数据在法律层面的清晰,这要求数据产权的确立要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否则很难实现市场主体享有依法依规持有、使用、获取数据收益的权益;二是数据在经济层面的清晰,这要求数据产权的合法持有者对数据产权具有极强的约束力,这需要构建数据产权的约束依据,并通过约束依据明确数据产权的收益目标。
王春晖认为,数据要素市场的发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培育期、成长期、成熟期。目前,国内数据要素市场才刚进入培育期,“数据二十条”中提到的“1+N”中的“N”,还有待各界的共同参与。因此在数据要素市场的培育期更应尊重客观规律,确立清晰的数据基础制度,特别是在依法确立数据的产权制度后,再逐步建立数据的交易流通、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基础制度,以协调和处理与数据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数字化生产关系,平衡数据要素利用和数据安全治理之间的关系。
来源:人民数据

图为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春晖参加圆桌对话环节
来自29个中央部委相关部门负责人,湖北、河南、黑龙江、安徽、内蒙古等省区的地方政府部门负责人,以及各地大数据交易所、大数据企业的代表500多人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