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NEWS

王栋:建立“互联网+卫星”的服务模式 盘活海量的卫星数据资产

2023-09-07 来源:

分享到:

9月1日,由人民网·人民数据主办的“数据要素发展座谈会暨数据要素公共服务平台上线仪式”在人民日报社成功举办。
 

会上举行“推动数据要素市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圆桌对话环节,伏羲智库创始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原主任李晓东主持,各参会嘉宾发表真知灼见。

 
图为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栋参加圆桌会议讨论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栋介绍了企业在数据资产交易领域、数据应用场景方面的优势。他认为,发展数字经济的关键是数据资源全要素的数字化。“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十大应用场景,包括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农业和水利等,都需要对地理空间进行高精度、宽范围、高时效性的监测。王栋介绍:“根据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至2023年6月底,我国各型遥感卫星发射近300颗、在轨运行近200颗”,对数字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如何加快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动形成数据产业的集群生态效应,王栋站在卫星数据流转的视角提出了解决方案。他认为,当前中国卫星遥感影像销售的商业模式已经成熟,但卫星数据的流通仍然缺乏具有公信力的公共平台支撑。而人民数据通过“三权分置”的思路,构建了我国首个数据确权平台,有望解决卫星数据交易过程中遇到的数据安全、数据真实性和合法性等问题,从而发挥卫星数据更大的价值。在这种方式下,王栋认为,建立“互联网+卫星”的服务模式以盘活海量的卫星数据资产。王栋还以卫星数据资产为例,详细说明了企业如何与大模型结合:“利用海量的高分辨遥感数据训练遥感行业垂直的大模型,将遥感数据变成可以满足行业应用的数据要素,再通过云服务的方式为数字经济的十大场景赋能”,形成航天信息产业的生态圈。
王栋对数据要素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他认为,未来应通过隐私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保证数据流转的合法性、安全性、唯一性。他表示,数据要素的价值需要有丰富的应用场景,从未来的应用场景判断,单一的数据要素很难直接在应用中发挥作用,拿卫星数据举例,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与政府公共数据、物联网数据等融合使用,从而盘活“沉睡”的数据资源,充分实现数据要素价值,促进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来自29个中央部委相关部门负责人,湖北、河南、黑龙江、安徽、内蒙古等省区的地方政府部门负责人,以及各地大数据交易所、大数据企业的代表500多人出席会议。

 

来源:人民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