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数据局正式揭牌!如何理解数据流通交易?——带你读《数据要素化100问:可控可计量与流通交易》
2023-10-26 来源:
此前(10月18日),国家数据局的首任局长刘烈宏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数字经济高级别论坛上首次公开亮相。去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简称“数据二十条”)正式发布,近期财政部数据资产入表等相关政策也重磅发布,如今国家数据局正式揭牌,预示着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相关重大改革正蓄势待发,这也意味着数据领域多项重大改革或同步推进,可预见今后将陆续推动一系列激励政策和施行标准。
数据流通交易是实现数据要素化的重要途径。如何理解国家数据局在首次招聘中显示的综合、数据要素、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公共数据等重要职能?可关注由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编著、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数据要素化100问:可控可计量与流通交易》。
该书创新地采用了清晰表格+实发案例+生动漫画+多样流程图的立体解析模式,全面分析了数据流通的法律要求、实践图景、全球探索、远景趋势等重要问题。
有助于理解国家数据局的成立背景
书中提到,在每个发展阶段,党和国家都抓住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关系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和矛盾。随着数据成为数字经济关键要素的特征日益明显,党中央国务院敏锐洞察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顺应时代趋势,率先将数据正式上升为生产要素, 并给予一系列政策、资金、技术支持,要求把数据的生产要素作用尽快、尽好、尽多地发挥出来。但是,除上述特色优势外,我国数字经济潜力发挥也存在瓶颈,需要通过提升数据的战略地位,从顶层设计上加强数据要素作用发挥,推动数字经济跨越式发展。
在此背景下,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提出,组建国家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管理。目前,国家数据局已有两名领导亮相。首任局长刘烈宏此前为中国联通党组书记、董事长,副局长沈竹林此前为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司长。有助于理解国家数据局的职责
书中提到:数据要素化的本质是流通。流通是数据进入社会化大生产并成为数据要素的必要条件。从微观角度看,数据要素化就是通过对数据进行清洗、加工和整理,把它变成可“机读”、具备生产使用条件,并通过流通进入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从宏观角度看,数据要素化是推动我国数据资源通过市场化配置实现数据要素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广泛流通,全面进入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这涉及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基础制度、基础设施、标准规范、技术创新、产业应用等方方面面,各行业各领域都是这个过程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指出国家数据局具体职责包括: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承担的研究拟订数字中国建设方案、协调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信息化、协调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协调国家重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共享、推动信息资源跨行业跨部门互联互通等职责,国家发展改革委承担的统筹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组织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建设、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建设等。
有助于理解国家数据局的作用
书中指出,数据要素流通与传统生产要素流通存在巨大差异。主要体现在:首先,明文数据直接流通面临许多不可控的因素。所以,数据要实现流通,必须解决两大核心问题:一是数据在流通中信息泄露的问题,二是数据流通不可控的问题。目前在技术上已经可以通过密码学和现代计算机技术,做到“数据可用不可见”,并通过对数据的特定目的使用权授予,切实管控数据流通使用的具体目的、方式和次数,实现“使用可控可计量”。因此 “数据二十条”明确提出,要促进数据使用价值复用与充分利用,促进数据使用权交换和市场化流通。其次,数据流通也不是其使用价值的直接传递,而必须在具体使用场景中实现价值创造才算完成流通闭环。
数据流通可以采取开放、共享、交换、交易等方式,数据交易是一种市场化的特殊流通方式,特点是以货币为对价,以市场供需为基本定价机制。
本书还对构建现代数据产权制度提出了思考,提出其是建立数据要素市场交易秩序的前提,是激励和约束市场主体的根本。主要可从以下角度考虑:一是强调个人主体的人格权保护;二是强调保护企业数据价值创造的财产权保护;三是重点关注国家数据主权,整体数据权属应从公共利益角度考虑。“数据二十条”也指出要推进数据分类分级确权授权使用和市场化流通交易,健全数据要素权益保护制度,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数据产权制度体系。
该书还回答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数据资产化问题,指出数据资产化是把数据变成数据资产的过程。我们一般理解的数据资产,大多是从会计学角度出发,将数据资产理解为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和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数据资源。这个角度的理解,仅是数据作为资产的入表操作,是法律确认“数据是资产”后的结果。在此之前,数据资产化中的资产必须先变成一个法律概念,即企业可执行(enforceable)、可索权(claimable)、可供司法介入(judicible)的一种法律权益。
本书还邀请了清华大学发起成立的华控清交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参与本书编写,全面介绍多方安全计算等隐私保护计算技术、工程化和产业化的最新进展,希望能够帮助关注数据要素的领导干部、政策研究者、高校学者、技术业务专家等加深对数据要素化的最新理解为制定数据政策、开展业务实践提供高质量的研究参考。
从近日国家数据局发布的《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来看,其成立以后,将主要推动包括:研究数据治理和发展政策,研究上述数据基础制度和政策,参与数据相关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改革、重大活动;推进数据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研究拟定数字经济有关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据领域技术应用推广示范、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等;参与数据领域、数字经济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