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决胜未来,公共云提速创新”技术交流会召开,聚焦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和产业创新
2024-04-24 来源:
此次交流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主任王钦敏,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中国联通、国家电网、小米、拓斯达等相关企业代表围绕AI大模型前沿技术、发展趋势、产业创新等话题建言献策。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以“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能力”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我国现在正处在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同时新一轮的科技革命进入上行期的交汇点上,从优势方面看,一是拥有超大的市场规模能够通过容纳足够多的市场主体竞争来推动创新;二是后发优势与新技术的应用的叠加,为我国在数字经济、互联网、新能源等方面拥有更多的成长机会;三是我国的产业配套条件与供应链优势,为跟随技术和工程化提供了更多的应用场景。从短板方面看,当前在芯片、软件、算力等不少领域仍被“卡脖子”;在数据、算法,特别是面对本轮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度学习领域的大模型差距依然明显;同时在创新过程中的仍不能超越短期的功利主义的约束。刘世锦强调要有紧迫感,未来应从政策入手,发挥大型科技公司的作用,为平台企业、科研机构、基础研究、人才引进等多方面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围绕新一代技术浪潮下,全球科技竞争差距与进展,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在题为“AI大模型与一体化算力体系”的主旨发言中表示,中国的大模型发展路径要坚持应用导向,基于AI基础大模型与行业数据知识相结合,实现特定领域的应用。同时他认为,一体化的算力体系建设应该加强科学谋划,做好以智能算力为主的算力设施的统筹非常重要。在重视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要重视应用开发与市场需求。
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执委、阿里云副总裁安筱鹏认为,AI大模型是全球数字技术体系的竞争。他结合阿里云在大模型领域的实践分析了当前全球大模型发展现状,并从芯片、云算力、开源开放社区、需求侧及科研投资与人才等多个维度,分享了大模型产业发展的差距与竞争的关键点。他强调,AI大模型不是一次技术升级,而是三场“技术革命”——人机交互革命、认知协作革命、计算范式革命,未来以GPU为核心的算力会成为主流,而今天以CPU为核心的算力会不断下降,公共云是AI大模型产业化的必由之路。
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副主任巫彤宁在谈及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时提到,随着众多创新应用的出现,对框架、芯片、数据等软硬件支撑体系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在极端情况下科技脱钩断链也可能对重要产业链带来风险和振荡,算法模型和整体研发我国目前还存在不足,当前海外龙头也在加紧布局构筑行业壁垒,提高了我国入局的门槛。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新技术带来的需求增长,自主替代需求也在不断增强,这样能够带动很多国民经济重点行业自主方案的研发和迁移加速,为我国的算法要素、算力要素和数据要素的厂商发展带来更多机遇,相信在未来几年能够看到人工智能技术对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带来的更大的推动作用。
天数智芯副总裁邹翾作题为“中国GPU芯片产业化进展、挑战与追赶之路”的主旨发言。作为国内领先的通用GPU设计企业,邹翾结合自身实践,通过分析困境与破局路径,为与会嘉宾呈现了GPU国产化进程中的突破。
本次交流会上,围绕AI大模型的产业应用落地,多家研究机构与智能应用企业与与会专家进行了主题交流。阿里云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安琳结合大量不同行业的人工智能应用实践认为,AI大模型在不同产业的应用落地一方面可以显著产品竞争力的升级,创造新的附加值;另一方面显著提升企业创新与研发的效率;三是它可以在更广泛、更复杂的场景中进行流程和决策的优化。
传播内容认知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郭俊波分享了人民网通过对内容原创、运营、风控、聚发四个业务形态形成的中文数据基础,为国内大模型训练提供了最为优质语料库资源,形成了内容风控、生成内容检测、舆论安全和感知相关等一系列应用产品。
在其他应用领域中,来自小米小爱同学多模态大模型产品负责人周浩对多模态大模型在智能终端上的应用进行了分享;钉钉CTO程操红基于钉钉超级助理,介绍了AI agent的产业应用;拓斯达总工程师张晓辉围绕工业机器人与AI大模型融合的产业机会与场景进行了介绍。
主题研讨环节由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执委、阿里云副总裁安筱鹏主持,与会代表围绕“中国的大模型产业发展与创新之路”进行广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