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网信技术自主创新
2021-09-08 来源: 网络传播杂志
现阶段,我国网信技术自主创新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新发展理念指导网信技术自主创新。
网信技术自主创新应以创新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引进尖端人才的方式加速自主研发进程,集中全部力量、汇聚多方资源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
树立国际视野,借助“外脑”,从全球范围聘请一批高水平专家顾问,采用技术交易和共建技术合作基地等模式,吸引先进设备和管理经验等创新要素。
以技术创新产业园区为抓手,逐步建立健全辐射全国的自主创新生态体系。以技术自主创新为“先手棋”,制定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创新的路线图,建设一批产业创新基地,补齐网信产业创新“短板”。
针对产业发展瓶颈,“一产一策”谋划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提出弥补产业发展“短板”的重点举措。建成一批产业创新基地和产业创新综合服务示范区,疏通产业创新的“痛点”“堵点”,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通过嫁接新技术、新模式、新创意,延伸现有产业链条、优化产业链布局。催生新产品、新业态,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之间找准新技术嫁接的着力点,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创新和协同发展,持续提升全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网信技术自主创新应优先发展绿色低碳技术。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推动汽车产业绿色化;加强平台技术自主创新,建设绿色健康平台,对游戏等平台技术加强监管。
利用网信技术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进能源互联网和物联网建设,推动互联网、能源互联网和物联网深度融合;大力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在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方面的应用;积极探索在碳中和、碳排放目标下如何利用技术创新催生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新技术在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
加速网络空间的“去物质化”,促进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从而减少社会经济活动对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取得更为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
随着全球创新版图不断发生变迁,网信技术自主创新必须增强区域创新密度,充分发挥创新集群的辐射带动作用。
开放创新正成为推动网信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环节,而区域内创新集群的数量反映了区域创新密度。
鼓励跨区域产学研用合作,同时支持具有创新集群的地区与落后地区共享技术、资源和市场优势。
促进创新要素加速向个性化和具有特色的创新集群区域集聚,不断加强区域创新发展的循环累积效应。
一般来说,在创新集群内部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因此需要引导创新集群开放发展,尤其加强其对周边区域的技术溢出、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区域内部和区域间协同创新发展。
此外,在创新密度低的落后地区,结合落后地区的资源禀赋发展优势产业,发挥政府资金和政策的引导作用,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行业龙头企业,从而辐射和带动整个区域创新。
建立网信技术创新共享机制,打造高效的产学研用合作创新链。产学研用合作的本质是通过产学研用四方主体间的知识流动和资源共享以实现创新性技术的创造与增值。
在产学研用合作联盟中,应促进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进行高频高效的互动交流。企业开展产学研用合作是应对技术快速变革和资源短缺的重要手段,政府在创新中的作用应着重于前向引导与拉动,处理好产学研用的角色定位和协同关系,推动产学研用四方之间进行高频、准确、有效的互动与反馈。
在基础科学的产业链条中,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引领型创新主体,主导在产业创新链上找准研究定位,推动整个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并通过与企业产学研合作实现基础性研究成果的市场价值。
应积极鼓励和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集中精力投入到基础性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中,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组建产业创新联盟,构建网信技术共享合作平台。
编辑:薛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