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损害赔偿是个人信息保护必要环节
2021-11-23 来源: 工人日报
分享到:
“这是一个盲盒交友游戏,你不知道会抽到谁的纸条,也不知道你的纸条将会被谁抽到。”据中新网报道,近日“脱单盲盒”兴起,据称只需付费1元就可以“邂逅”一位有缘人。记者发现,“脱单盲盒”在线上已经形成一条产业链:商家瞄准了城市单身男女,通过定制小程序引流,还可以发展代理商。
万物皆可盲盒,爱情也可以吗?只花1元钱就能找到有缘人,如此“物美价廉”“罗曼蒂克”的事情,你信吗?不管信不信,“脱单盲盒”已在全国多个城市出现,并从线下蔓延至线上。
年轻人向来不拒绝新鲜刺激、好玩有趣,所以不管有多少人真正相信1元就可以找到爱情,都不妨碍他们乐此不疲地加入这场开盲盒找爱情的游戏中。谙熟此理的盲盒商家,恰恰以极其低廉的成本迎合了庞大单身群体的内心需求。据民政部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单身成年人口达2.4亿,其中有超过7700万成年人是独居状态。当时的预计是,到2021年,单身且独居的人数将上升到9200万。“脱单”的市场需求庞大且紧迫,自然带来商机。
然而,这种“脱单盲盒”实际上暗藏个人信息泄露、“杀猪盘”等陷阱。因为在投递纸条时,用户要提供不少个人信息,其中包括姓名、照片、联系方式等个人敏感信息,这些信息一旦泄露,一些人恐怕就有了可乘之机。
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刚刚落地的背景下,形成产业链的“脱单盲盒”显得格外刺眼。从报道看,盲盒商家对于获取的用户信息处置方式比较随意。有业内人士直言,如果没有相应保障措施,这种交换陌生人信息的行为,本质上跟贩卖个人信息没有区别。
因为游走在灰色地带,有的电商平台已经开始下架相关产品,但记者调查显示,在电商平台搜索“月老办事处”“脱单小摊”等关键词,依然能正常显示。这说明,商家很有可能改头换面、换个马甲逃避监管,对此,有关部门应该给予重视。
单身青年相信缘分、期待爱情是正常的,但无论脱单多么迫切,都要警惕危险的交友游戏。千万别被一些商家当“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
编辑:薛姣
编辑:薛姣
新闻排行榜
1一周数据扫描:国家数据局局长首次亮相;《北京市首席数据官制度试点工作方案》发布(10.16-10.20)
2“人民德育百城万校”行动暨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家校社协同育人公益行动启动
3言必有数 | 国家大数据局招聘信息告诉你啥?——数据领域需要综合型人才
4人民数据五周年历史瞬间:金色的十月收获精彩
5数说今日 | 2023年第1000亿件快件产生;2022年中国创新指数同比增长5.9%
6国家数据局正式揭牌!
7人民网·人民数据武清大数据中心:“人民系”又一个数字基础设施项目
8人民数据关于公开征集代理合作伙伴的公告
9数说今日 | 第六届进博会的参展商已超3400家;到2025年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将达3万亿元
10数据要素流通交易的创新发展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