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智能产品成交额飙高
2020-06-17 来源: 北京商报
分享到:
“6·18”与“消费季”相遇,北京消费信心正加速恢复。6月16日,北京商报社联合京东集团举办了“从6·18看消费 寻找增量场”沙龙活动,参会企业共同研判了新的消费趋势。过去数月,疫情极大地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新供给和新需求双双扩大,更多的商家提速拥抱互联网,消费者则体验到了线上线下全渠道购物的便利和安全性,消费新趋势应运而生。
目前,京东已在6月6日“北京消费季”启动当天发放了首批北京消费券,还在6月13日发放了第二批专项消费券。京东提供的消费数据显示,消费券对北京消费的拉动趋势明显,大量消费者使用消费券购买了手机等智能设备,核销的消费券以近10倍杠杆撬动了线上消费。
放眼京城,四九城消费总是各有千秋。首批消费券的线上核销排名中,海淀区以23%的占比拔得头筹,朝阳区紧随其后,占比21%,其次是丰台、昌平和通州区。不过,论起线下消费实力,大兴区则当仁不让地占据了榜首位置,朝阳区再次稳居第二位,海淀区挤进了榜单成为第三名。从整体的核销情况来看,朝阳区的人民群众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均有着不容小觑的消费实力。
当然,这些消费券均用在了刀刃上。线上智能消费券每笔订单均价超过3500元,智能终端、智能家居、智能健康及影音设备等智能产品备受青睐。具体来讲,新风系统、手机、美容仪、吸尘器、按摩椅是榜单上的前五名。实际上,北京智能消费远高于全国水平,京东在“从6·18看消费 寻找增量场”沙龙活动公布的最新“6·18”数据显示,北京消费者购买智能设备的成交额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
被抑制的需求陆续释放,消费需求出现大幅反弹,生活支出更是成为了拉动消费增长的主动力。京东数据显示,近两个月以来,特色农产品、南北干货的成交额同比增长70%,休闲食品成交额增长50%,而日常的包装食品、饮料、粉面粥等商品成交额实现翻倍增长。其中,食品饮料成交额同比增幅为173%。
升级消费培育壮大时,用户也愈发注重生活消费的品质化,北京的服务消费、品位性消费与其他地区相比遥遥领先。清洗/保养服务以及装修服务在京东的成交额占比分别高于全国479%、135%,咖啡和洋酒的成交额高于全国60%、43%,北京消费者在鲜花速递上的花销高于全国60%。
与此同时,疫情让人们对自身健康更加关注,健康消费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逐渐占据年轻人的支出C位。京东数据显示,近两个月以来,平台内的在线问诊订单量同比增长240%,药品的订单量同比增长236%,远超其他商品支出。
京东大数据研究院首席数据官刘晖分析称,北京在服务型消费、品位型消费和滋补型消费的增速高于全国,冷藏鲜食、保养服务、线上生鲜等消费呈现数倍增长。“现在看来,恢复性的消费是明确产生了。”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关利欣表示,在需求端,人们健康安全的意识提升,防疫物资销量明显提升,居家消费成为日常;线上教育、线上办公、视频会议逐渐普及,线上消费的年龄层扩大;消费预期发生改变,由于消费者收入预期下降,消费更加谨慎,会选择保值类的商品消费和投资。
今年“6·18”,京东不仅为消费者提供超级百亿补贴、千亿优惠和百亿消费券,更是在技术、资源、渠道及基础设施上发挥核心优势,帮助依托京东的商业操作体系的品牌商、零售商实现数字化转型。
从供给端来看,京东通过包销定制等方式进一步推动供给侧改革,帮商品锁定消费者,实现品牌的数字化转型。
“6·18”期间,大量品牌商与京东以反向定制的模式打造C2M产品,量身定制规格、设计和服务。
刘晖表示,无论是平台还是品牌,都需要在产品的设计与服务上下更多功夫。“C2M商品在大促期间增速达到两倍以上,虽然品类小众,但消费者的满意度达到了80%,说明该模式生产的商品是受到消费者认可的,未来京东会和制造商们继续合作。”
(责编:梅亚川)
目前,京东已在6月6日“北京消费季”启动当天发放了首批北京消费券,还在6月13日发放了第二批专项消费券。京东提供的消费数据显示,消费券对北京消费的拉动趋势明显,大量消费者使用消费券购买了手机等智能设备,核销的消费券以近10倍杠杆撬动了线上消费。
放眼京城,四九城消费总是各有千秋。首批消费券的线上核销排名中,海淀区以23%的占比拔得头筹,朝阳区紧随其后,占比21%,其次是丰台、昌平和通州区。不过,论起线下消费实力,大兴区则当仁不让地占据了榜首位置,朝阳区再次稳居第二位,海淀区挤进了榜单成为第三名。从整体的核销情况来看,朝阳区的人民群众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均有着不容小觑的消费实力。
当然,这些消费券均用在了刀刃上。线上智能消费券每笔订单均价超过3500元,智能终端、智能家居、智能健康及影音设备等智能产品备受青睐。具体来讲,新风系统、手机、美容仪、吸尘器、按摩椅是榜单上的前五名。实际上,北京智能消费远高于全国水平,京东在“从6·18看消费 寻找增量场”沙龙活动公布的最新“6·18”数据显示,北京消费者购买智能设备的成交额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
被抑制的需求陆续释放,消费需求出现大幅反弹,生活支出更是成为了拉动消费增长的主动力。京东数据显示,近两个月以来,特色农产品、南北干货的成交额同比增长70%,休闲食品成交额增长50%,而日常的包装食品、饮料、粉面粥等商品成交额实现翻倍增长。其中,食品饮料成交额同比增幅为173%。
升级消费培育壮大时,用户也愈发注重生活消费的品质化,北京的服务消费、品位性消费与其他地区相比遥遥领先。清洗/保养服务以及装修服务在京东的成交额占比分别高于全国479%、135%,咖啡和洋酒的成交额高于全国60%、43%,北京消费者在鲜花速递上的花销高于全国60%。
与此同时,疫情让人们对自身健康更加关注,健康消费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逐渐占据年轻人的支出C位。京东数据显示,近两个月以来,平台内的在线问诊订单量同比增长240%,药品的订单量同比增长236%,远超其他商品支出。
京东大数据研究院首席数据官刘晖分析称,北京在服务型消费、品位型消费和滋补型消费的增速高于全国,冷藏鲜食、保养服务、线上生鲜等消费呈现数倍增长。“现在看来,恢复性的消费是明确产生了。”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关利欣表示,在需求端,人们健康安全的意识提升,防疫物资销量明显提升,居家消费成为日常;线上教育、线上办公、视频会议逐渐普及,线上消费的年龄层扩大;消费预期发生改变,由于消费者收入预期下降,消费更加谨慎,会选择保值类的商品消费和投资。
今年“6·18”,京东不仅为消费者提供超级百亿补贴、千亿优惠和百亿消费券,更是在技术、资源、渠道及基础设施上发挥核心优势,帮助依托京东的商业操作体系的品牌商、零售商实现数字化转型。
从供给端来看,京东通过包销定制等方式进一步推动供给侧改革,帮商品锁定消费者,实现品牌的数字化转型。
“6·18”期间,大量品牌商与京东以反向定制的模式打造C2M产品,量身定制规格、设计和服务。
刘晖表示,无论是平台还是品牌,都需要在产品的设计与服务上下更多功夫。“C2M商品在大促期间增速达到两倍以上,虽然品类小众,但消费者的满意度达到了80%,说明该模式生产的商品是受到消费者认可的,未来京东会和制造商们继续合作。”
(责编:梅亚川)
新闻排行榜
1一周数据扫描:国家数据局局长首次亮相;《北京市首席数据官制度试点工作方案》发布(10.16-10.20)
2“人民德育百城万校”行动暨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家校社协同育人公益行动启动
3言必有数 | 国家大数据局招聘信息告诉你啥?——数据领域需要综合型人才
4人民数据五周年历史瞬间:金色的十月收获精彩
5数说今日 | 2023年第1000亿件快件产生;2022年中国创新指数同比增长5.9%
6国家数据局正式揭牌!
7人民网·人民数据武清大数据中心:“人民系”又一个数字基础设施项目
8人民数据关于公开征集代理合作伙伴的公告
9数说今日 | 第六届进博会的参展商已超3400家;到2025年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将达3万亿元
10数据要素流通交易的创新发展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