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旅:“硬核科技+会讲故事”提升数字创新力
2023-07-03 来源:
“Z世代”成为红色旅游消费的主力军
国家政策大力扶持,推动红色文旅融合发展。红色文旅因其红色基因内核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等具有强大的推动力,将爱国主义与旅游相结合,达到了“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及“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化文旅融合发展”等要求,为红色旅游指明了发展道路。同时,多部门也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助推红色文旅的发展。
Z世代消费心理驱动,“90后”最关注红色旅游。随着暑期的临近,学生群体闲暇时间增多,对于旅游的需求也开始上升。此前,据《红色旅游蓝皮书:中国红色旅游发展报告(2022)》显示【1】,民众对于红色旅游的关注度在3-7月为旺季,并在5月份达到顶峰,且红色旅游的受众群体中,“Z世代”已成为市场的核心消费群体之一。
据报告显示,“00后”与“90后”人群对于红色旅游的关注度为74.85%,其中“90后”的人群占比43.64%,是红色旅游关注度最高的人群。加之受到疫情影响的出游需求持续复苏,可以预见,暑期的到来即将促成红色旅游的新热潮。
稳中求“近”、寓教于乐,
红色文旅发展呈现新特色
当前,红色旅游的发展与红色文化的传承有机融合,“红色文旅+”融合新业态应运而生,具备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呈现出了一些新发展特点:
其一,大众化的短程出行增多。据相关数据显示,红色旅游愈发趋于周边游等就地短途旅行。如《中国红色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21)》显示,热门红色旅游路线主要以短距离为主,一日游线路深受民众的喜爱,北京一日游、伟人故里一日游以及南京经典纯玩一日游等,位居2021年“红色旅游”热门线路的前三【2】;据携程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红色旅游大数据》显示,有88%的游客选择本地周边红色旅游【3】。
其二,“红色+”文旅融合势头强劲。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实施,以及文旅科技的加大投入与应用创新,红色文旅正在带动乡村振兴新发展、线下“演艺经济”复苏。据《中国红色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21)》显示,2021年游客喜爱的“红色+”融合业态中,游客最喜爱的是“红色+影视”,其次是“红色+体育运动项目”,第三位是“红色+动漫/游戏”,这三项总占比为40%【4】。我国红色旅游的内涵正在不断加深,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的融合发展态势蓬勃向上。
推动红色文旅高质量发展的五点建议
目前,“浙里红”红色教育平台已为200多家央企、省属国企、大专院校开展党性教育培训1000多场次,服务人员超8万人次;其红色文旅直播点击量突破2000万人次;项目已在浙江嘉兴、余姚、杭州等地进行复制推广。
“红色文旅+”融合新业态不断拓展,创新既需“硬科技”更要“有文化”。当前“红色文旅+”项目已经开拓了众多融合应用场景,“红色+影视”“红色+游戏”“红色+文博”“红色+研学”等。如上海自然博物馆开办的带有科技元素的红色旅游活动;东北烈士纪念馆借用数字技术再现我军抗日历程,打造黑龙江首个东北抗联精神数字化沉浸式体验空间,在研学展区增设AR、VR等互动游戏等项目。参考类似做法,地方在创新红色文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仍需立足本地红色文化特色,将虚拟沉浸现实等高科技与旅客的“好奇心”结合起来,不仅有科技加持的外表,更能让人体验到红色文化的故事内核与历史底蕴,从而创造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落地”场景,而非单纯比拼“硬核”科技感。
注重运用直播等渠道创新宣传手法,提升红色文旅的品牌知名度。近年来,中央及地方层面均十分重视红色文旅的宣传。在中央层面,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举办全国旅游公益广告作品遴选暨展播活动。其中,红色旅游是通过旅游发展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主题之一。在地方层面,部分地区也打造了相应的红色文旅品牌,如山东临沂围绕旅游品牌“亲情沂蒙·红色临沂”,加强对本地红色旅游形象和产品的宣传推广;湖南桑植县创新交互形式,通过网络直播对湘鄂渝黔红色旅游进行宣传,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加强舆情风险管理,构建良好社会形象。网络舆情对地方文旅品牌的影响日趋重要,做好红色文旅舆情风险管理对于营造良好口碑影响深远。一方面,有关服务机构或景区针对旅游安全、景区管理和服务、配套设施不健全三类常见的文旅舆情“通病”,可事前制定风险应急预案、做好风险排查,做到“安全第一”,提升服务满意度。另一方面,练好舆情处置“基本功”,可以设置专门的旅游服务舆情监测机构或运用舆情监测平台,及时发现红色文旅常见的负面风险,比如侮辱英烈等历史虚无主义风险、三俗之风(红色教育娱乐化、红色旅游资源过度商业化、红色景点旅游活动庸俗化【5】)等,并根据相应的风险类型建立快速响应机制。
建立大数据分析平台,扩大红色文旅消费。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有机结合,是红色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拉动红色文旅新消费,前提便是对当下消费心理的精准把握。有关部门和景区可以设立大数据分析平台,对区域红色文旅的消费群体、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进行定期追踪和精准研判,还可对比国内红色文旅的热门城市、热点景区的优秀做法,前瞻性地把握消费偏好。例如,在“全域旅游”的概念下,基于游客的视角,更喜好哪些既能观赏自然风光或体验乡村民宿,又能感受红色文化洗礼的“小众路线”,便可以从旅游消费大数据中求解。
https://www.feichangsu.com/cms-32929.html
作者:高级研究员 刘少川 见习研究员 杨瑜